您好,欢迎来到四川蓉诚高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企业网站!

询盘 您有2条未读询盘信息!
在线留言

四川蓉诚高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

专业高空作业设备租赁

方便快捷 · 成本低 · 安全性高
咨询电话

咨询电话

17162845678(成都)
13981988286(重庆)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四川甘孜州雅江县米龙村:山珍敲开致富门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19-11-08    作者:admin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“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群众、一个产业搞活一个地方、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……”近年来,“精准扶贫”犹如一缕春风,带给雅江人新生活新希望。

米龙村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半农半牧区,全村共有68户450人,海拔3300米。当地村民居住分散,受教育程度低,受交通条件影响信息闭塞,主要种植玉米、青稞、小麦等,没有产业支撑,是雅江县的深度贫困村。

记者了解到,如今米龙村靠发展壮大牦牛肉罐头,一年时间里,生产的5万瓶罐头早已销售一空。米龙村支部书记、村合作社负责人拥忠多吉,乡党委书记万阿富和驻村..书记何东超不禁感慨:“如此好的发展势头,让我们‘始料不及’,我们想趁热打铁,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,让村民获得更好的收益。”

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

由于产业结构单一、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,米龙村贫困户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严重,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,产业选择困难,同质化严重。为此,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,决定与宜宾市食品加工厂联手开发牦牛肉罐头生产加工。

“去年,我们与宜宾市食品加工厂达成合作协议,由我们提供牦牛肉、松茸,他们提供竹笋和生产技术,于10月份生产出‘藏大妈’牦牛肉罐头,经过帮扶单位动员订购、搞产品展销等,每瓶按照35元的价格出售,去年生产的5万瓶罐头已经全部卖完,主要销往宜宾、雅江、泸州等地,产值达63万元,除去成本和村集体提留,村民分红11.5万元,贫困户2000元,非贫困户1500元。”拥忠多吉汇报了罐头生产运行的情况。

“把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,看来你们这条路走对了。”万阿富说,“罐头畅销,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罐头生产加工解决群众农产品滞销的问题,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,还要加强营销手段,争取把产品打进超市,叫响高原...、无污染、有机绿色的金字招牌,利用各种渠道,让我们的产品走进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的市场。我们全乡有6000头牦牛,这就是我们独特的畜产品资源优势,我们要充分挖掘潜力,让老百姓尝到发展产业带来的甜头。”

提高牦牛肉松茸罐头的品牌知名度

四年前,米龙村通村公路实现了硬化,也打通了村民的致富路。2016年,按照每户70平方米的面积,该村试种了羊肚菌,因为缺乏管理经验,户均仅收入3000多元。去年,村里又试种了38亩秦艽、白芨,但种植药材至少要3年以上才能见到效益。米龙村依托西藏林周县华康生物科技雅江分公司的技术支撑,组织村民发展药材种植。三年后,老百姓将通过种植药材增加收入。

在经历产业发展“失败”之痛后,村民致富出路在哪里?2018年,宜宾市食品加工厂向米龙村抛来了“橄榄枝”,加工厂利用米龙村的牦牛肉和松茸加工生产牦牛肉高端罐头,一经上市,5万瓶罐头就销售一空。合作社发展前景看好,村民甲塔感到特别高兴,去年合作社收购了他家3头牦牛,收入3万元。

拥忠多吉表示,“去年,合作社收购了5头牦牛,牦牛肉按照31元每斤的市场价支付,收购松茸1800斤,每斤31元,仅松茸收入就有55800元。收购价都不会不低于市场价,让村民就近卖掉了农特产品,保障了村民的收益。将来,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,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,提高牦牛肉松茸罐头的品牌知名度,同时,通过电商平台、进各大城市超市进行销售,壮大集体经济,让村民通过集体经济分红增加收入。”

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、不返贫

今年的夏天刚过,村民来布次仁心里乐开了花,他和家人拣的松茸换成了7万多元的钞票。“今年松茸的价格好于去年,我和家人利用拣松茸的‘黄金季节’,在山上住了很长一段时间,因为我们雅江县的松茸在外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口碑,所以根本不愁销路,但今年虫草的价格不好,才卖了1万元。”来布次仁说到。

拥忠多吉算是村里的致富能人,但作为村支书,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村民赚到更多的钱。于是,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松茸牦牛肉罐头的原材料收购和生产销售上,同时,组织村民大力种植中药材。

拥忠多吉表示,“发展产业不能凭一腔热情蛮干,既要尊重村民的意愿,还要以市场为导向,为卖而种。要准确研判市场风险,结合当地资源优势,发展‘短平快’的产业,增强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。”目前,村合作社研发的“大美雅江”虫草保健酒已经注册了商标,正在按照程序规定申报,争取早日进入市场销售。

今年,米龙村将实现整村脱贫,在脱贫路上,雅江县立足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群众、一个产业搞活一个地方、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,激发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内生动力,提高自我发展能力,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、不返贫。